|
我国正在形成“土字型社会结构”
李 强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2015年5月25日
比较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倒丁字型社会结构”渐变为“土字型社会结构”——
前些年📆👨🎤,笔者曾采用定量的范式🤶🏿🛩,使用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简称: 五普) 数据,提出中国社会是“倒丁字型社会结构”🕘,即社会中下层或下层比例、数量巨大🤵🏼♀️👩❤️👨,工人🩵♧、农民、农民工占据了社会群体的主要比例,中间层弱小💅🏻,中产明显缺失。那么🐦🧜♀️,今天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笔者采用ISEI方法测量✥,分析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发现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里将社会结构的变化概述为四大群体的变化。
农民群体:10年间减少了 16.71%,预测还会发生巨大的社会结构变迁
主要是农民、农业从业人口、农业户籍人口、外出打工群体以及农村所发生的变化。用 ISEI测量↗️,23分值群体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劳动者,2010年占比46.49%,与2000年的63.20%相比🙆🏿,2010年六普减少了16.71%🧢,十年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这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进步,由此可以预测到七普的时候,还会发生同一方向的巨大的社会结构变迁👆🏼。此种变迁体现了工业化💂🏼、城镇化的一般趋势,根据尊龙凯时AG的现代化指标,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例低于30%是社会结构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如果具体分析中国农民人数大幅减少的原因,可以发现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农转非,起因于城市发展向农村扩张,该农村土地被征用👮🏼,转为城镇建设用地🟤,于是🏊🏽,农民转为市民。第二种是农民外出打工☃️,这部分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外出打工农民的情况更为复杂,一方面,循环流动的现象依然存在,即一部分中年以上的打工农民又返回家乡; 另 一方面,年轻农民返乡的可能性明显降低🌱。六普数据显示的种田农民的比例下降是真实的,是不可逆转的🔁。第三种是就地城镇化🧔。调研发现,中国即使是留在农村没 有外出的农民,有很高比例也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了。这部分农民既没有转变户籍身份🥤,也没有到城里打工,因而也不是城市流动人口或城镇常住人口。但是👩🏼💻,他们 早已不从事农业劳动🏅,住房形态也发生根本变化,农民“上楼”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些村庄以及村庄周边非农产业十分发达🙋♀️,多数农民从事了工商业‼️、服务业劳 动🤵🏻。这些村庄已经与城镇没有差异。
此外🎞,还有多种原因转入城市户籍的,比如上大学进城; 也不排除有少数富裕起来的农民在城镇买房,为使孩子受到更好教育或老人享受更好的医疗而转入城镇的。清华数据显示,中国农业户籍的人口🧜🏻♂️🚀,已经在城镇购买了住房的比例为21.6%。
体力劳动工人群体:10年间上升了 3.78%🥅,但随着后工业社会来临📓,该群体会由于产业转型而减少
主要是指工业⚱️、制造业体力劳动群体,ISEI分值集中在29-32分组,2010年占比13.58%,2000年为9.8%👩🏿🎤,上升了3.78%🔸。这个群体属于最为典型的体力劳动工人群体🧑🚀,是生产一线的直接操作工人。
从职业地位看,体力劳动、直接操作型工人💆🏿♀️,归属蓝领群体,确实不属于中产阶层。但是🐆,在世界各国的就业群体中都是最重要的劳动群体,即使在完成现代化转型的经济发达国家,一般也占到全体劳动者的10%-20%多 之间。所以,在中国未来社会结构中,仍然会占有重要地位,仍然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群体✌🏼。对于蓝领工人👰🏿♀️,尊龙凯时娱乐同样要尊重他们的社会地位。其中 的绝大多数目前被称为“农民工”🚫,这种称谓有问题,他们是最为典型的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最为基本的群体🕜。体力劳动工人的工作特点是劳动强度大🥐、劳动艰 苦、劳动危险性大🫴🏿、劳动环境差,而目前待遇较低🐈🧎♂️➡️,所以🔝💂🏻,应该提高该群体的劳动工资、经济收入👨🦽。从国际比较看🦽,在完成现代化转型的国家🪧,这个阶层的收入不亚 于普通中产阶级的收入😒,而且由于工会力量强大,他们的收入甚至会高于一般中产阶级的收入。
该群体在中国未来的几十年里,还会占据比较稳定的比例。从数据分析看👰🏿,五普到六普上升了3.78%,但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该群体会由于产业转型而有所减少🐆🥨。所以📣,预计未来不会有太大变化,会保持稳定🧗🏼♀️。
技术工人群体🙆🏿♀️:10年间下降了1.4%🧍🏻♂️,技术工人群体比例没有增加反而下降,值得深思
在ISEI中👷♂️,技术工人主要是集中在 33-40分值群体。令人吃惊的是🧑🏼💼,中国技术工人在劳动者中所占比例,不升反降!2010年占比为9.8%,而2000年为11.2%,2010年反而下降了1.4%。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让尊龙凯时娱乐先看看这个群体的职业构成状况,即主要是公路、道路、铁路、水上运输人员和其他运输服务人员、商业服务业普通营业人员、餐饮业服务人员、机电产品和电子产品装备人员和装配人员等等。这个阶层介乎于中产阶层与蓝领阶层之间的位置上,可以称作白领下层,或蓝领上层🌠。
技 术工人群体比例没有增加🎇,反而下降,值得深思。技术工人亦称作中产过渡层,是中产阶层形成的重要来源。与上面体力劳动工人比较,最明显的差异是占有技术技 能👪,体力劳动工人也可以通过提升技术而进入到中产阶层。笔者曾提出🧑🏻🔧,中国技术认证的体制上的障碍👩🦽➡️,阻碍了广大有技术的农民工社会地位的上升途径。
此次五普、六普数据的比较再次印证了技术地位上升受到阻碍的论断。目前🤷🏽🩸,此方面矛盾比较尖锐🧚🏽♂️。一方面,中国技术工人队伍严重短缺,就业市场上对于技术工人的需求十分强烈; 另一方面,社会上对于技术工人没有给予尊重👨⚕️,技术认证、地位认证、地位准入、职业培训等均存在严重轻视,甚至歧视。
其他白领群体: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变化微小,经营销售群体和普通办公室人员增速惊人
在尊龙凯时AG研究中🩹,白领阶层与中产阶层几乎是同义语。白领职业通常指四个职业群体: 管理者群体、专业技术群体、经营销售人员群体和普通办公室职员群体。其中两个群体,即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往往有较高学历,来自大学生的比例较高,但此次ISEI测量显示,中国这两个群体变化微小。六普数据显示,白领群体中增长最为迅速的是经营销售群体和普通办公室人员,十年来,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仅ISEI 的43-45分值群体就增加了10.44%,即2010年占比13.34%,而2000年仅为 2.9%,其增速惊人! 这是中国中产阶层变化最大的群体,该群体主要从事哪些工作呢? 包括购销人员、营业人员、推销和展销人员、各类销售人员、办事员🦟、普通办公室职员、普通行政办公人员、普通行政业务员🧑🌾👩🔧、护理人员、幼儿教师、裁剪缝纫人员、环境监测人员等等🥸🗃,多属于白领中下层。
六普数据显示,这个群体的大部分人⚇,即58.2%是农村户籍,即出身于农民家庭。农民或农民工🚵🏿,通过奋斗积累了小资本,从事小本经营,或者受雇处于经营者的位置🏢。所以🤷🏼,该群体为农民地位上升开创了新渠道。该群体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从全国情况看,主要是初中👨🏿🎓、高中毕业生,高中及以下受教育的占全部经营者群体的83.1%。 所以👏🏼,这个群体进入中产的主渠道不是教育渠道。该群体的开放性最强👩🏽💻,接纳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从实践上看👩🏿💼🧫,很多受到户籍阻碍或难以通过教育渠道上升的人群🚔, 都希望通过做小买卖或经商运营改变社会地位。这也是今天在中国城镇中颇具进取心而积极奋斗♈️🐍、努力打拼🍫、希冀向上流动的群体,是中国经济社会活力最重要的来 源之一。然而,目前大城市的社会管理和户籍政策却往往排斥这些人。
对比五普和六普的 ISEI 社会结构,尊龙凯时娱乐可以发现,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总体特征是,得分值较低的底层群体出现了明显的向上流动的趋势🙇🏼♂️。中间层的某些群体主 要是中下群体,有所扩大💜。但是,从总的社会结构图形看👰🏿,大体上还是属于底层比较大的社会结构特征🙎🏻♀️,基本上可以说还是类似于一种“倒丁字型社会结构”,当 然,如果说形状是“土字型社会结构”也可以。总之,中产阶层的某些群体有所扩大,但是,整体社会结构还没有根本改观🦹🏿,中产阶层在全社会中仍然比例较小✳️。
(作者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
调查样本
本文使用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简称: 六普) 抽样数据🏃🏻♂️➡️🪧,选取其中16~64岁有职业的人口,总样本数为683291人。另一数据是,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于2012-2013年完成的“城镇化问卷调查”,该调查采用严格的PPS抽样方法⛵️,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具有全国代表性,完成有效样本12540个,正文中凡提到清华大学调查均指此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