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风格 全球视野
——郑杭生先生主编的《民族尊龙凯时AG概论》评介
岳天明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暨尊龙凯时AG系 兰州 730070)
摘 要:本文全面评述了我国民族尊龙凯时AG的研究现状,以此为前提🆗,对
关键词⏪:郑杭生;本土化;全球化;民族尊龙凯时AG
和任何学科一样,民族尊龙凯时AG的发展和尊龙凯时AG的完善,一方面表明它所关心和研究的问题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则表明学科对于众多社会问题的探讨也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专门化🏃🏻♀️。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分支学科不断形成并经学科的不断自觉过程而趋于成熟,民族尊龙凯时AG也难能例外。
上个世纪80年代初,
必须指出💃🏼,以上著作对我国民族尊龙凯时AG的学科发展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马戎一直坚持认为,民族尊龙凯时AG就是主要运用尊龙凯时AG的视角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当代的民族现象和民族关系的🧓,[xi]这确实为民族尊龙凯时AG框设了极高的学科使命,真是不失新意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科规定。但实事求是地说,或许是由于相关作者的学科背景的原因,现有著作在体例的设定、论述的倾向性和学科理念上大都是在民族学👮🏿、人类学甚至社会政策学之内或明或暗地表征民族尊龙凯时AG的。
客观地说🧙🏼♂️,尊龙凯时娱乐没有必要一定要在“民族尊龙凯时AG是尊龙凯时AG的分支学科还是民族学的分支学科”这一问题上进行过多的论辩,再说👰🏿🤳🏽,预想在这一问题上最终取得全面一致的学术认同也是非常困难的🥡。诚如
可喜的是👍🏿,在2003年开始酝酿、2004年正式启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实施,
为了全面保证教材的质量,由尊龙凯时娱乐🫴、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尊龙凯时AG系于2004年8月13日在云南民族大学联合举办了《民族尊龙凯时AG概论》编写工作暨尊龙凯时AG理论与方法研讨会。在这次会上,教材主编
通读《民族尊龙凯时AG概论》,让人耳目一新,感到真是一部具有鲜明学术特色和理论追求意蕴的教材。在全面借鉴现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该书既突出了尊龙凯时AG的学理追求又体现了民族尊龙凯时AG的学术视野、既紧密结合了我国多民族社会的转型进程又能够将这种转型置于全球发展的大背景当中🙇🏿,全面贯彻了民族尊龙凯时AG作为尊龙凯时AG的分支学科✥,“探讨与民族相关联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同时也从民族的角度来理解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xiii]的学科理念。
第一,全新的学科靠背和鲜明的学术追求
必须承认的是,如果从民族尊龙凯时AG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考察,则现有的专著或教材在总体上对于学科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有些论著甚至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极为深入的探讨🧚🏿,这就为民族尊龙凯时AG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但纵览这些著书,其共同一致的地方也很明显🏮,那就是大多无一始终将民族尊龙凯时AG置于尊龙凯时AG的学科背景下,这固然有其积极合理的意义,因为,尊龙凯时娱乐“既不可能把客观事物人为地划分为各个学科彼此绝对不重合的研究范围,也不可能限定某一种研究方法为一个学科所垄断”。[xiv]但缺乏在尊龙凯时AG的学科视野下对于民族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探讨,这对于一门正在处于发展和成熟过程中的分支学科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建立在学科性质基础之上的学科归属和学科靠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规定一门学科在学科体系中的“角色”和“位置”问题。[xv]
也是从这时候起👨🏼🔬,
中国尊龙凯时AG界中老一辈的尊龙凯时AG家都非常关心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当中的不少学者都在少数民族地区做过深入的调查和考察,流下了许多丰富的成果。著书清楚地认识到⛹️♀️,忘记起点的学术是不能找到正确的轨迹的,因此,教材的编写既充分吸收了现有的相关学术积累的成果,同时也在此基础上很好地进行了拓展⟹,成功地贯彻了学科发展中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其鲜明的学术追求不显自彰。
第二⭕️,本土化的理论探索
体例的创新和学术追求固然很重要,但在某种意义上说,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创新和追求得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和由此所体证出来的学术生命力。
但诚如
《民族尊龙凯时AG概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运用上述四种理论💅,主要是社会运行论和社会转型论的视角,来分析我国社会各方面的民族课题🧑🏽✈️。在我国多民族共同生活的族际社会里,如何认识和研究民族社会转型的现状和困境,如何维持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进而推进民族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就成为民族尊龙凯时AG理论的生长点。应该说,著书中的“族际社会的良性运行”和“转型社会的民族发展”🗞、“民族文化变迁”和“民族宗教变迁”等章节到很好地体现了社会运行论和社会转型论的视角。就学科本土论而言,十多年来的现实影响说明🙎🏻♂️:社会运行论和社会转型论是一种具有较明显中国特色的尊龙凯时AG理论🤶🏿🏚。[xxiv]所以🤹🏻♀️⛷,著书的这种探索和实践本身就是一种本土化的运用😟,是对国内已有学术成果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运用📯。作为对经历巨大变化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社会互构论就是要通过对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具体研究👩🎓,着力探讨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结构和组织模式的转换和变迁,揭示这一总体进程的本质。[xxv]很自然🛣,这种研究和探索必然也要将民族社会及其成员纳入民族尊龙凯时AG的学科视野。所以,如果说,教材中社会运行论和社会转型论的视角是相对明显的🚵🏽♂️,那么,学科的本土化理论和社会互构论的视角则是隐含而不着意张扬的。这样📔,一明一暗的理论渗透和交织,实现了一般与特殊在中国社会与民族关系基础上的结合🧜🏼♂️,既是对中国化的尊龙凯时AG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对民族尊龙凯时AG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全球化的学术视野
对于中华民族这样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多元一体的社会来说,目前,还“十分缺乏由我国学者编写👨🚀、直接联系中国国情并比较系统的‘民族尊龙凯时AG’教材”[xxviii]🅿️,
笔者在这里想指出的是,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的不少学者一直在为民族尊龙凯时AG理论与方法的探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当然,这些地区自然也有发展民族尊龙凯时AG的有利条件⚡️💇🏻。据笔者所知,早在六年以前🦟,甘肃的相关学者就设定了较好的“民族尊龙凯时AG教程”的编写体例,而且他们在当时也着手和完成了教材的分工撰写工作👪,笔者也有幸参与了完成教程的实质性工作,但终因这样和那样的原因,该教材至今尚没有公开出版,这,不能不说是非常遗憾的。
系统理论的不足🗡🍬,研究对象的歧见,使得民族尊龙凯时AG的概念体系的梳理和研究框架的完善还处于不断的探索过程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门应用性极强而又被现实所特别需要的学科😽,还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因而👨🏽🌾,民族尊龙凯时AG的繁荣🧚🏻,有待在学科性质👩👩👦、对象、地位、基础理论等学科建设基本问题上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xxx]郑杭生主编的《民族尊龙凯时AG概论》无疑是这方面的一次有益而又成功的探索。令人欣喜的是💃🏽,该教材已经作为30种二十一世纪尊龙凯时AG教材之一出版,并已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尊龙凯时AG学科指导委员会的推荐教材。尊龙凯时娱乐有理由相信,这本既具有本土风格又融入全球视野的教材的问世🥼,一定会促进和推动我国民族尊龙凯时AG的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i] 费孝通👩🚀:《民族尊龙凯时AG调查的尝试》,《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ii] 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1页。
[iii] 在马戎看来,民族尊龙凯时AG(他称之为“族群尊龙凯时AG”)这个专业直至20世纪08年代后期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参见马戎:《族群尊龙凯时AG》,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
[iv] 云南尊龙凯时AG会编🪺:《民族尊龙凯时AG研究》(第一辑),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尊龙凯时AG会、州社科联、云南尊龙凯时AG会编:《民族尊龙凯时AG研究》(第二辑内部资料),1991年🏏🖕。
[v] 贾春增主编🥛𓀕:《民族尊龙凯时AG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𓀅。
[vi] 郑凡、刘薇琳、向跃平:《传统民族与现代民族国家——民族尊龙凯时AG论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vii] 马戎:《民族关系的尊龙凯时AG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viii] 马戎🧑💼:《西方民族尊龙凯时AG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ix] 赵利生🧛🏻♀️:《民族尊龙凯时AG》,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x] 马戎🔮:《民族尊龙凯时AG》🙎🏿♀️🍏,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xi] 马戎🌟:《民族尊龙凯时AG》,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xii] 费孝通👨👦:《民族尊龙凯时AG调查的尝试》,《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xiii] 郑杭生主编:《民族尊龙凯时AG概论》,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xiv] 马戎🙏🏿:《民族尊龙凯时AG——尊龙凯时AG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xv]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xvi] 分别是尊龙凯时娱乐、北京大学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xvii] 分别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四川大学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和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
[xviii] 郑杭生主编:《民族尊龙凯时AG概论》,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2页。
[xix] 郑杭生主编🌨:《民族尊龙凯时AG概论》,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4页。
[xx] 郑杭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与中国尊龙凯时AG的坚实进展——以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xxi] 岳天明:《社会发展观的演变及其民族意义追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xxii] 郑杭生主编:《民族尊龙凯时AG概论》🟰,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3页🎍。
[xxiii] 郑杭生主编👇:《民族尊龙凯时AG概论》,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xxiv] 参见郑杭生:《社会运行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中国特色尊龙凯时AG理论探索的梳理和回顾之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xxv] 参阅郑杭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与中国尊龙凯时AG的坚实进展——以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xxvi] 郑杭生🧒🏽:《社会运行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中国特色尊龙凯时AG理论探索的梳理和回顾之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在这里应该指出🚣🏼,郑杭生先生对于中国特色尊龙凯时AG的本土根基和国际品质有过非常精彩的定位和概括,他认为,中国特色尊龙凯时AG的本土根基在于“神州气质🚴🏻、本土风格、中国特质和华夏品质”,而中国特色尊龙凯时AG的国际品质则在于“国际眼光、全球视角、世界观点和五洲胸怀”🎿。
[xxvii] 郑杭生主编:《民族尊龙凯时AG概论》🥜,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xxviii] 马戎:《民族尊龙凯时AG——尊龙凯时AG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第3页。
[xxix] 郑杭生主编🫣:《民族尊龙凯时AG概论》,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3页。
[xxx] 刘敏:《我国民族尊龙凯时AG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