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服务公司的市场价值及发展策略探讨
作者👨🏿✈️:刘晓静
来源🦢:人民论坛(总第384期)
【摘要】当前我国老年服务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不足➝👩🏽🚀,因此创建市场化、专业化养老服务公司是适应社会化养老的需要。一方面,养老服务公司以服务老年人多层次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具有潜在的市场空间和价值;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合理定位职责,扶持养老服务公司发展🏋🏿♂️,强化监管,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等🪮。
【关键词】养老服务公司 市场价值 发展策略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处在老龄化社会(Aging society)发展阶段🎏。①在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的情况下👱🏿♂️,需要建立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制度解除老年人照护后顾之忧,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我国养老服务现状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国办发[2011]60号文件)中提出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从现状来看🪯,无论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是机构养老,都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不能有效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求。
服务供给不足,项目单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有所增加🤺,但社会能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服务产品和服务项目较少👮🏼♂️,有的社区几乎是空白,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尚未启动🤽。一方面🤟🏻,社区养老设施有限,服务项目单一;另一方面,机构养老存在供需脱节现象,公办机构需要等待排队入住,床位难求,私营养老机构却因为服务价格高🧚🏽♂️,超出老人的经济承受能力📢、远离家园等原因🦻🏼,床位空置🧙🏼🧘🏼,资源未充分合理利用。
政府责任不明确,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缺乏准确定位🏄🏽♀️。确定养老产业化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但在具体发展中遇到很多瓶颈,首先是政府的责任不明确,在目前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未能真正落实对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审批手续繁杂🍠,收费项目繁多,政府“缺位”与“越权”现象并存;另外,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缺乏明确定位,选择福利性或经营性的发展方向尚不明朗📬。养老服务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收益甚微,如果没有政策方面的优惠扶持,很难获得发展🧑🏻🎄。
养老服务标准和行业规范缺失。笔者在社区调查养老服务情况时👰🏽♂️👷🏽♀️,发现老人们对陌生人的访谈很慎重,比如📼,反映较多的是遭遇太多次推销老年保健品的市场坑蒙,社区组织的老年健康讲座⛩,大都以推销保健品和老年器材为主🧑🔧,质量没有保证且价格昂贵,广告宣传把老年产品功能无限夸大。目前全国尚未出台针对养老服务的行业标准和市场规范🪭,缺乏对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及居家养老的准入监管。
养老服务公司的市场价值及发展的可行性
郑功成教授(2011)认为“面对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的特殊情况💒,还有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光靠政府承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进社会的力量,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共办来达到老年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②席恒教授(2005)也认为“只有建立复合的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机制🤜🏼,才能够实现其充分有效供给与可持续发展”③。
养老服务公司的市场价值。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不足🤌🏽,老年人需求难以满足,而养老服务公司却能依靠社会资金与力量,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市场化🏃🏻♂️➡️、多层次的服务🌵。养老服务公司能有效解决了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的困难,以社区为依托,整合社区的老年服务设施、吸引社区就近就业,创造就业岗位。因此,无论从社会价值还是市场前景来看🐢♋️,养老服务公司在我国具有较强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养老服务公司发展的可行性。首先是政策可行性👮。20世纪80年代,民政部提出福利事业社会化的改革思路💇,经过多年的探索,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导向已经形成👸。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11部委《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国办发[2000]19号),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2009年🙍🏼,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全国老人院院长论坛会议上提出“养老服务投资多元化的发展”要求。2011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提出在2015年建成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2012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提出:鼓励、扶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个人以新建、改建🦸🏽♂️、租赁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设施。这些都为养老服务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
其次是技术可行性。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行在技术上也具备可行的条件🐧。由民政等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以社区为单位,养老服务公司通过投标方式取得社区养老服务资格,根据社区老年人的数量及服务需求,审查具有一定注册资金,有一定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和具备管理资质的管理人员👐🏼,保证养老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通过市场竞争提升服务水平。
再次是效益可行性。养老服务公司效益可以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来看。一是经济效益:据《中国老年产业发展报告》统计🧑🏻🦼➡️,2010年我国老年产业的市场消费达到10000亿元,老人旅游占全部旅游消费的25%,老年旅游收入达到1000亿元。可以为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内需出力。二是社会效益:目前政府养老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养老服务公司在化解老年人照护风险🏰👰🏿,减轻子女负担😞、维护老人尊严🪨、构建和谐家庭🧙🏿、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养老服务公司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老龄产业的性质,长期以来一直是各界争论的焦点,各方说法不一。目前流行的有三种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老龄产业具有福利性;有的学者认为老龄产业具有市场性;还有学者认为老龄产业具有微利性🖨,指“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在老龄市场的单项产品或单项服务中获得的平均利润率与从事其他产业相比相对较小。”笔者认为:要实现对老年产业观念的转变👨🏻🎨,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必须引入社会化力量,用市场化运营手段0️⃣,实现养老服务产业多元发展。“如果存在对老年服务的定位不明和功能不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混淆等方面的理念认知问题,则很可能在体系的建设和长远发展中,把握不住方向而留下了较为严重的后遗症。”④
政府加大对养老服务公司的扶持力度。发展经营性养老服务公司,政府要创造有利于养老服务公司发展的市场环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老年需求的多样化🪮,政府完全包揽老年服务的局面得到改变,政府由单一服务主体逐步转向明确规划、规范管理等职责🩵,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服务体系提供🦸♀️,协调多方服务主体🟪,实现合作共赢。”⑤一是着力加快开展养老服务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包括法制建设、管理机制、人才培养等;二是明确政府在养老服务发展中的职责,扶持养老服务产业,给予养老服务公司在税收💵、银行借贷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或补贴,鼓励社会资金以股份形式参与并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三是整合社区养老服务公司资源👇🏿,包括土地👩🏽🍼、办公设施、信息系统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等,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连锁经营⛪️🪸。养老服务公司以社区为依托🧌,规模不宜过大👊,通过规范经营形成品牌效应和独特的经营模式,可以在不同社区连锁经营,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共享和调配📱,如建立老年医疗康复中心,社区医生可以在不同社区间轮岗;建立老年活动中心🛌🏻,举办不同社区服务公司之间的文艺活动比赛;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以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为突破口👨👩👧👦。养老服务公司集合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多重功能🂠,是实现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有益之举⤵️,实现专业化👩🏽🔬、市场化的养老服务🙎,服务人才是关键🤜。在目前我国社会队伍培养机制落后的现实条件下,要实现养老服务公司从事家政服务🏎、医疗康复服务🧗🏿♂️、心理咨询、失能照护、日间托老服务✍🏿、机构老年护理等多专业、多需求的老年服务项目🐽,关键是培养专业技术从业人员🏷🤡。
建立养老服务价格的评估及监管机制。养老服务价格事关多方主体利益🥵,要遵循市场规律,形成服务价格的自动调节机制,一方面要允许养老服务公司取得有偿服务收益🤽🏼♂️,获得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使得有不同服务需求的老人可以选择合理价位的服务层次,有可承受的价格的相应项目🏄🏼♀️。因此,政府要建立对养老服务价格的监管机制🙋🏽♀️,规范养老服务公司的行为,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强化养老服务价格的监控评估。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模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2010618)
注释
①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第29页🎧。
②⑤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救助与福利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89页👴🏼,第187页🏌🏻♀️。
③席恒😩:“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机制✅:一个公共管理的视角”,《人文杂志》🫵🏼☹️,2005年第3期,第138页🍹。
④汪雁⛄️🖊:“对老龄产业内涵及性质的再思考”🧔🏼♀️👩🏿🚀,《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3期🧏🏽♀️,第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