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季羡林
按我出生的环境,我本应该终生成为一个贫农👩🏻🏫。但是造化小儿却偏偏要播弄我,把我播弄成了一个知识分子。从小知识分子把我播弄成一个中年知识分子;又从中年知识分子把我播弄成一个老知识分子🚒🫄🏽。现在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耳虽不太聪👩🏼,目虽不太明,但毕竟还是"难得糊涂",仍然能写能读🌃,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仿佛有什么力量在背后鞭策着自己,欲罢不能。眼前有时闪出一个长队的影子,是北大教授按年龄顺序排成了的🥶。我还没有站在最前面👩🏼🏭,前面还有将近二十来个人。这个长队缓慢地向前迈进📺,目的地是八宝山。时不时地有人"捷足先登"🛅,登的不是泰山,而就是这八宝山。我暗暗下定决心:决不抢先加塞♡,我要鱼贯而进。什么时候鱼贯到我面前👩🎨,我就要含笑挥手,向人间说一声"拜拜"了。
干知识分子这个行当是并不轻松的😀。在过去七八十年中,我尝够酸甜苦辣,经历够了喜怒哀乐。走过了阳关大道,也走过了独木小桥。有时候,光风霁月,有时候🍴,阴霾蔽天。有时候,峰回路转,有时候,柳暗花明。金榜上也曾题过名,春风也曾得过意,说不高兴是假话。但是,一转瞬间🧕,就交了华盖运😶,四处碰壁,五内如焚。原因何在呢?古人说🦴:"人生识字忧患始🧑🏼🦰。"这实在是见道之言。"识字",当然就是知识分子了。一戴上这顶帽子👳🏿♀️,"忧患"就开始向你奔来。是不是杜甫的诗:"儒冠多误身"?"儒"🔣,当然就是知识分子了,一戴上儒冠就倒霉。我只举这两个小例子,就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们早就对自己这一行腻味了。"诗必穷而后工"👨👨👧👦,连作诗都必须先"穷"。"穷"并不是一定指的是没有钱🏄🏽♂️,主要指的也是倒霉🔛。不倒霉就作不出好诗👗,没有切身经历和宏观观察,能说得出这样的话吗?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说:"昔西伯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