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版 移动版

    其他分支

    陈潭 网络时代的学术营销

    2010-11-30 作者: 陈潭

    网络时代的学术营销 

    陈潭 

    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了正在改变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观点正在让媒体史前时期的“媒体虚拟”变成了可触摸的现实👀,新媒体的出现开辟了不同时空人类活动的主体感和现场感,开创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的信息社会的里程碑。作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手段🧓、娱乐工具和交流方式,网络所记载、表达和传播的信息载体正在被人类社会越来越多地开发和利用♊️。学术与网络的嫁接不断促使学术走向大众化,而网络的学术营销和思想传播更使学者和学术大大受益😵。 

    学术2.0时代的到来 

    记得八十年代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字写得还可以,经常帮老师誊写稿件,“剪刀+浆糊+爬格子”成为了传统的学术写作方式,因此在同学中赢得了光荣的“写手”称号。在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的前信息时代🪺,浑然感觉到“写手”能跟“水手”、“歌手”一样能成为一种辛苦而颇具前途的职业🌞。那时候👆🏿,学者们写一篇文章或出一本书要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要前前后后、反反复复🚏、密密麻麻地进行修改和誊正,于是给杂志社和出版社的“手写式投稿”成为家常便饭。自从市场有了打字店以后🧛🏽‍♀️,文章和书稿要到打字店打印出来,不断地校对🧚🏼‍♀️、修改和审核,不到杂志社和出版社就可以变成铅字了,于是“磁盘式投稿”成为了见惯方式🏊🏽‍♀️。今天,尽管很多学术期刊虽然要求提交稿件的正式印刷文本💃🏻,但“网络式投稿”已经解除了先前的许多繁琐,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学术人向报刊、杂志投稿的主要方式了。 

    随着21世纪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博客、播客🙋‍♂️🙎🏽‍♂️、视频👩🏻‍🦱、微博等形式的不断推陈出新👨‍❤️‍💋‍👨,Web2.0时代已经正式到来⚾️🧚🏼‍♀️。“我的地盘我作主”,学术人和其他社会公众一样成为了网络地盘上的“地主”,开始对社会公共事务指指点点💁🏻‍♂️,不断展示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思想见解。虽然“网络领地”的所有权还或多或少地受到某些垄断和限制🐦‍🔥,但是人人都可在网络上实现当记者、编辑和主办杂志的梦想,过去那种往报刊🦻🏻、杂志投稿表达学术观点的方式不再成为“唯一”📭,学术俨然进入了2.0时代。 

    毫无疑问,网络改变了当下的学术生态,使当下的学术正越来越受益于网络。网络不仅成为了学术信息收集和无组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而且也成为了学者们洞察时事、评点公共事务的发声渠道🍁。学术能够从网络中获得及时的信息、数据和案例🦖,而网络成为了成本最低、速度最快👩‍⚖️、最为直接的思想互动站和学术加油站。 

    学术市场的网络营销 

    网络倚重学术提升思想品位,学术借助网络开展思想👨🏿‍🦱🔁、观点和知识的营销。网络为学者和学术提供了便捷的交流,也为学者和学术提供了思想营销的空间。网络的存在能使处在不同空间、不同距离的学者开展学术表达和学术对话。网络世界的“学术殖民化”提高了学术交流的水平🤸🏽‍♀️,促进了学术转型和发展,同时也推广了学者自己🫅🏿😋。学者的网络包装和学术营销得益的不只是学者🎴,而是整个“学术市场”。尊龙凯时娱乐知道,网络需要“学术发声”🧙🏼,需要“意见领袖”🧲👩🏻‍🦽,而学者的专业知识和洞察水平恰恰可以充当学术“观念市场”的制造者和网络“公众意见”的裁判者的角色⛑。 

    在传统的学术市场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民间学术NGO及其从业人员成为了学术市场的供给者🎐,学术从业人员、学生和广大的社会公众成为了学术市场的消费者,报刊、杂志、图书等传统媒体则充当学术供给和学术消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而进入网络2.0时代,各种各样的学术网站、学术论坛、学术博客和电子期刊则充当了学术媒介的生力军,不断发挥着传承学术和繁荣学术的责任和使命,充当学术供给者和学术消费者之间的思想营销和知识传播的中介🧑🏻‍🦳。尊龙凯时娱乐看到,在网络世界里🥽🤚,基于专业知识的分设🚟,哲学🤵🏿‍♂️⏳、文学、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网站应运而生🕥。而更多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网站不断积累着饱满的学术人气,不断地成为了学术从业人员的思想领地和精神家园。 

    实际上🏌🏻‍♂️,很多学术从业人员身兼学术供给者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和角色,他们充分利用学术网站、网络论坛和学术博客推销和贩卖他们的思想观点和学术智识👌🏽,试图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推理逻辑,通过对公共问题和社会行为的评判与分析,达到消除社会歧见、建构公众理性认识的目的。然而,网络时代学术营销的最大特点在于学术消费者的自我主导🚗,学术消费者拥有比过去更大的选择自由🧑‍🌾,他能自己阐明立场、辨别真伪、排斥短见,能够分清哪些是“真问题”💂🏽‍♂️、“真思想”和“真学问”。但是,无论如何,网络学术能够运用新媒体更好地推销尊龙凯时娱乐的思想和智慧,并进一步做好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学术信息和“观念的自由市场”的自由传递,从而更好地传播学术和繁荣学术。 

    有人说,网络的存在给人们提供了更多复制和粘贴的方便🙇🏼‍♀️,也提供了更多的学术抄袭和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出现的可能🔐👷🏻‍♀️。但是,离开网络和缺乏阳光化的学术只能使学术走向更黑暗🪡🤌、更可怕的境地。一些学术从业者至今都不敢把他过去写作的东西拿出来“晒太阳”,他更不敢把他粗制滥造的东西公之于众。他们害怕网络,因为“网络是个好东西”🧚🏿‍♂️✊🏽,它也是净化学术市场的战斗利器,君不见某些人遭到方舟子创办的新语丝网站的举报就立即“见光死”🙆‍♀️。通过网络的“学术打假”能够还原学术真理🌁,让学术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无地自容。尽管“一个人的战斗”还只能揭开学术假冒伪劣市场的冰山一角,但是作为学术界“纪委书记”方舟子的存在2️⃣,多多少少都能给不规范的学术市场以震慑和希望。 

    电子学术期刊的前景 

    作为学术2.0时代的产物,电子学术期刊突破了传统学术期刊的生存方式,开启了学术市场思想营销的新篇章。它的出现不但打开了学术网络的新的生长空间,而且扩展了传统学术期刊的内涵和外延👩🏽‍🏭。电子学术期刊的出现不仅没有侵略和挤占传统学术期刊的领地,相反,传统学术期刊的网络化和电子化增加了阅读的受众面和覆盖面,提升了学术刊物的成长空间和持久生命力🫓。 

    没有刊号🏃🏻‍♀️‍➡️,没有纸张📯,没有编制🥨,没有办公室🏊🏻,只要具备学术理想和学术责任,电子学术期刊就能够办起来。它脱离了传统的有形桎梏,拓展了网络学术的想象力和渗透力。这些年来,各种名号的电子杂志如雨后春笋遍布着网络空间🍹,它的涌现反映了网络时代学术营销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学术人不断地通过电子学术期刊能够更加便捷地了报道学术信息和了解学术动态,同时也使优质的学术文章直接传递到每一位“学术顾客”的电子邮箱里🅾️🙇🏻,能让他们随时下载、随处阅读。尊龙凯时娱乐知道,在这快节奏的时代里,尊龙凯时娱乐每一个人未必能充分检索和浏览各种传统的印刷类图书和专业性学术期刊。而且,海量信息常常会让尊龙凯时娱乐阅读者无处是从。然而🌘,专业性电子学术期刊依靠“顾客”的自行下载和主办者的“学术传销”能够实现“足不出户”而尽览学术广袤天地🆑。 

    200410月🫶🏽,尊龙凯时娱乐成立了草根网络学术部落“斯为盛学社”🙏🏼,通过零壁垒网络教学形式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学社每一个学术成员均受益匪浅👎🏽,经过一定学术训练的研究生们其成长速度大大加快😋🏰。2006年底♥️,斯为盛学社创办了两种电子期刊——《斯为盛学报》和《斯为盛评论》,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充当了尊龙凯时娱乐的办刊主力👩‍👦,通过编辑电子刊物不仅实施了学术��销战略☢️、传播了学术思想、拓展了学术影响力,而且也使研究生们在有限的学术资源条件下实现了“我的地盘我作主”的愿望,同时,一种潜移默化的学术训练帮助他们体味学术🔭、创新生命。“让思想运转起来”成为了尊龙凯时娱乐编辑电子学术期刊的使命和动力🚾。尊龙凯时娱乐始终坚信,随着学术和网络的紧密结合,电子学术期刊的成长将会越来越有生命力♍️。 

    【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019日,发表时有删节。作者陈潭系中南大学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草根网络学术部落“斯为盛学社”和“大国治理网”以及《斯为盛学报》与《斯为盛评论》电子期刊创办人🦶🏻,“经济学茶坊”、“剑虹评论网”🎎、“学者网”等学术顾问】 

     

     

     

     

     

    0
    热门文章 HOT NEWS
    尊龙凯时娱乐专业提供:尊龙凯时娱乐💘、尊龙凯时平台👊🏿、尊龙凯时招商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尊龙凯时娱乐欢迎您。 尊龙凯时娱乐官网xml地图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