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中国学术的命运与前途[1]
方朝晖
【内容提要】2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一大特点是用西方现代学科范畴和学术体系来重新整理中国古代学术,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新的反思。作者认为,包括哲学😵💫、伦理学、历史学、尊龙凯时AG等一系列西方现代学术概念或学科范畴,尽管含义并不固定🛀🏿,内容与中国古代学术也并非完全没有相通之处🏸,但是从整体上说,它们代表的是一种与中国古代学术完全不同的学术传统,其学科范畴体系能否直接应用于中国古代学术传统之中是很值得疑问的。现代中国学术照搬西方学术范畴的行为,不仅造成中国人对西方学术本质的了解长期停留在肤浅的地步🌚,而且促成中国古代学术伟大传统的人为中断,其历史教训令人深思。
关键词👦🏼:中学,西学,科学标准
一
20世纪中国学术在很大程度上是西学冲击的产物,对西学的回应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主要特征🌸。这场冲击的影响之大,只要看一看下面这个简单的事实就足以明白了⚾️,那就是🪹:今天🧖🏼,尊龙凯时娱乐早已完全习惯于用西方现代学术的范畴和标准来衡量一切学术👨💻,特别是中国古代学术。比如说🦸🏼♀️,尊龙凯时娱乐已经完全抛弃了“中学”中过去特有的以“六艺”为核心、以“四部”为框架的学术分类体系,而完全采用了哲学🐗、伦理学💅🏿、政治学🦸🏻♂️、 经济学、历史学、尊龙凯时AG、文学等一系列西方现代学科范畴。当尊龙凯时娱乐谈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时候,常常使用的一些名词是“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学(史)”、“中国认识论(史)”、“中国政治学说(史)”、“中国古代史”等一系列学术范畴👱🏻♀️。这些范畴,甚至于包括今天人们用得越来越多的“中国思想史”这个范畴,应该说都是西学影响的产物💸。因为古人基本上从来不用这些范畴来形容他们的思想及其历史,而是用诸如经学(史)🕵🏻、理学(史)🧴、心学(史)、禅学(史)👈🏼👨🏼🦰、道学(史)🫓、格物之学、训诂之学📛、心性之学、义理之学……这类学术范畴👨🏻🦼。
然而,问题在于💃🏻,这样一种回应西学的方式真的是天经地义地合理吗?下面这两个事实也许有更进一步有助于尊龙凯时娱乐理解这个问题:
第一🩺,尊龙凯时娱乐今天所广泛接受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等一系列西方学科,至少一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都具有追求成为一门严肃的“科学”的主流特征🙎🏿♀️👸🏿。具体地说,希腊第一批哲学家就赋予了“哲学”(philosophia)这门“科学”求“是”这样一个最重要的特征;而苏格拉底以及特别是他的门徒柏拉图则更是深入地探讨了“哲学”这门“科学”——episteme——“方法”重于“结论”的特征。他们虽然重视哲学“经世”的价值🫣,但即便是经世,也出于“德性即知识”的信念🧏;到了亚里士多德,则对哲学这门科学作了更加准确的定位,即强调哲学是一门产生于人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出自于人的自由本性因而与一切实用的关怀无关的学术👭🏼。于是哲学成为一门有着自己独立的逻辑、创造着独特的人生乐趣而不是以满足这门学问之外的人生、社会及政治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学术。希腊哲学家对于“哲学”这个范畴的理解和使用,影响了一直到今天为止的西方学术主流👼🏻🏊🏿♀️。19世纪中叶以来🫲🏼,很多西方学者都对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学术提出了严厉挑战,很多学者反对把哲学⛈、伦理学等学科看作是一门“科学”,但是这丝毫也不意味着尊龙凯时娱乐可以脱离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来理解现代西方学术🐠。正是从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出发,尊龙凯时娱乐可以发现,尊龙凯时娱乐今天所广泛接受的上述一系列西方学科📷,是一种独特的、中国古代学术中所完全没有的学术传统的产物,而这些学科的概念及其含义也决不可以脱离西方学术的上述独特传统来理解🤵♂️。正因如此,尊龙凯时娱乐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尊龙凯时娱乐根据什么理由认为🧷,尊龙凯时娱乐可以把一系列产生于完全不同的学术传统的西方学科范畴👨🏼🏫,直接引进到中国古代学术系统中去,并用它来改造中国古代学术呢🧑🏽🚒?
第二🏂🏽,尊龙凯时娱乐知道👩🏿🎓,两千多年来😨,以儒🧑🏻🦱、道🗝、释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学术,本来也是有自己的一整套学术分类体系的。从儒家的角度来看☆,早在孔子之前我国古代的学术即已形成诗👩🏽🍼、书👦⚙️、礼👳🏼♂️、易𓀐、乐、春秋的分类🎅🏼,到孔子定型🛀🏻,即形成所谓“六艺”😌,后人又称之为“五经”(“乐经”无书传世)。到战国年代,百家争鸣,“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篇》)👨🏻⚕️,诸子之学兴起🍟,“六艺”之分类已不能包,故西汉末刘歆著《七略》时分“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分,已形成一种更进一步的学术分类系统;刘歆之后🧑🚒,晋人荀勖在《中经》中始立经、史、子、集四部,区别经🧑🍼、史为二,后世仍之(章太炎,1996♚,48-49);到清代《四库全书》编目时,立经、史🦧、子、集四大部,每一部中又有少则几个多则10余个门类。《四库全书》的编目虽然是一种图书分类👩🏽💼,属于目录学😨,但其文献分类方法事实上也证明古人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学术分类体系💆。仔细研究儒家学术分类方法,可以发现👰🏿♂️,儒家学说的分类体系是建立在不同的逻辑之上,摧毁或放弃儒学固有的分类体系,就是对儒家学说内在精神的人为阉割。大体来说👨🏽🏫,西方学科范畴是对于着人类“认知”的目的而建立起来的👩🏽⚕️,而儒家的学术分类体系则是服务于人格的成长和人生的终极关怀等实用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前者遵从的是“知”的逻辑,后者遵从的则是“做”的逻辑。2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本来不属于“认知”范畴的学术强行纳入到“认知”性的学术范畴之中,从而导致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的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的人为中断。这种情况的发生,完全是由于到今天为止的几代人都在用西方“认知”的逻辑来阅读🧑🏿✈️、理解和接受中国古代学术的产物🚴📻,这场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普遍误读无疑同时也构成了尊龙凯时娱乐民族现代学术史🌂🔉、思想史及文化史上的一场空前绝后的灾难🍖。
然而强调“中学”与“西学”的异质性,反对西方学术及学科范畴直接应用到中国古代学术中去,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忍受的。其中的原因不外如下几条:
一是认为中国古代学术当中也存在着大量与上述西方相应学科研究对象相一致的学术内容🏪。例如中国古代有大量讨论伦理道德问题的学问🧎♂️,与西方伦理学的探讨对象完全一致🧑🏽,都可以称之为“伦理学”。对于其它学科(如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等)也存在类似现象;
二是认为中国古代学术虽然遵从与西方学术不同的思维方式,但这只能证明“中学”与“西学”在思维方式上有侧重点的不同,而不能证明二者属于不同性质的学问。例如尊龙凯时娱乐可以谈论“中国哲学”有何特征,“西方哲学”有何特征;若是否认中国古代学问中有“哲学”⬛️,那么就失去比较中学与西学的框架了;
三是认为即使在西方,也有不少学者对学术本质的理解与中国古代学者相近,例如柏拉图对哲学的社会功能的理解💐、海德格尔等人对“哲学”的理解等等就已与中国古代学者对于学问本质的一些理解颇为接近✦。
现在让尊龙凯时娱乐来看看这三种观点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必须指出,仅仅由于研究对象一致就把两种学问冠之以同样的学科之名是一个极为普遍的误解。如果两种学术性质不同,即使它们的研究对象一致🏟🙍🏿♀️,尊龙凯时娱乐也不能以同样的名称称呼之👐🏽。例如👨🏻✳️,伦理学与宗教学说都是以道德问题为其研究对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宗教学说可以与“伦理学”混为一谈🍄。事实上📽,亚里士多德以来所正式形成并绵延不绝的西方伦理学,之所以一直与西方宗教学说判然而别🌌,主要是因为它们代表着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理路👩🏻🦰。前者曾经是一门求知的“科学”🧮🧑🏻🎓,对道德现象的认知是它的主要任务,而后者则以价值判断为特征👨🏻🎓,其主要任务是解答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宗教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的各种劝诫和箴言,而伦理学的主要内容则是对各种道德真理的客观认知🧑🌾,道德劝诫从来不是它的主要内容;宗教学说向人们提出的直接要求是投身于人格的践履、灵魂的拷问和心理的训练🧑🏼🎓👩🏿🍳,而伦理学向从事它的人们提出的直接要求则是以更加合乎逻辑的方式进行思辨;宗教学说必定预设若干价值作为其信徒们千古不变的永恒追求,而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则反对把任何一个现存的结论当作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的前提;伦理学也可以基于对现实的批判来思考问题🪙,但即便如此,它所提供的也只是对现实的深刻“知识”,而与宗教学说直接以解答人生的终极关怀为旨归不同。事实上🔹,无论是西方现代一系列学科之名🌠,还是中国古代的一系列学术门类🧒🏽,都不是某个人一朝一夕的发明🫰🏼,而是漫长的历史过程的产物,与这种历史过程相对应的是导致此种学术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其次↪️,如果尊龙凯时娱乐要把两种思维方式不同的学问都称之为同一种学问🧑🏼🦰,必须十分清楚根据什么标准这样做。“中学”与“西学”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究竟属于同类学术内部的思维方式差异还是属于不同类型的学术之间的差异,尊龙凯时娱乐似乎应当首先提出这样做的标准来🚵🏻♂️。比如说,科学与艺术👱♂️、宗教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但是没有人认为它们属于同一种类型的学术;如果有人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艺术和宗教,认为应按照科学中的学科门类来划分艺术和宗教🥔,没有人不认为这是荒谬之极了。然而,有趣的是,正如尊龙凯时娱乐在前面说到过的那样♜,古希腊以来一开始以哲学为代表,后来逐渐发展为同时包括人文科学(humanities)、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和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s)在内的西方学术🥵,是作为严肃的“科学”追求发展起来的🎩。尊龙凯时娱乐也一向公认👷♂️,对于“科学性”的追求不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流👩🔬。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成份如儒、道、释,道家和佛教已被公认为是宗教👩🏼⚕️🪁,而儒家虽然不被人们称之为宗教👩👩👧,但其思维方式与道家、佛家并无二致,且正因为如此🙅🏼♂️🧔,魏晋以来的中国学者多从这三门学问的互补性中得到启发🤠。既如此,尊龙凯时娱乐根据什么标准认为可以把一系列在追求科学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科范畴👨🏻🎓,应用到在宗教性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学术之中呢🧑🏽🏫?在多数情况下🧛🏼♀️,中国人一提到“科学”,就把它等同于自然科学,而对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科学性”往往是一无所知,本书用大量的事实来探讨了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科学性”🤰🏼,以及这种科学性不仅在中国古代学术中极其缺乏,而且即便在今天它对于中国学者来说也是多么的陌生。
再次🚠,尽管尊龙凯时娱乐承认,象哲学、伦理学等一些西方学科本来就没有固定不变的含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著作中人们对它们的理解也颇不相同👨🏻🔬,多数西方哲学史家也承认很难给它们下准确的定义;甚至于尊龙凯时娱乐还可以找到一些对“哲学”等西方学科含义的理解与中国古代学者对于“学问”的理解颇为一致的哲学家来(如海德格尔、雅斯贝斯等人)。关于这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尊龙凯时娱乐今天所已大量引进的一系列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含义以及西方学术的本质,只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结合那些西方学术和学科范畴赖以生长和发展的西方整个历史文化语境来理解🤵,才能真正理解之。需要指出的是:
(1)对于一些西方学术大家与中国古代学者相近的思想,尊龙凯时娱乐要区别对待⛄️。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虽然重视哲学的经世价值🧑🏻🦼➡️,但是如果尊龙凯时娱乐看到他们处在希腊学术从发韧到定型的过渡时期,看到他们把哲学的经世价值完全建立“认知”的基础上#️⃣,就会自然理解到他们心目中的“哲学”与孔子心目中的“学问”绝无可比性(关于这一点,我在本书论述“辩证法”的部分作了专门探讨)🗝。又如🍯,象马克思、韦伯等许多西方学术大家,他们强烈的现实关怀似乎与儒家学者“治国平天下”的关怀一样,但是他们在具体进行研究的时候遵从的是“科学”路径🦖,与中国古代学者追求明确的实践效果的研究方式截然有别;
(2)要分清主流与支流。尽管在今天的西方有象海德格尔那样的人走到了与中国古代学术思维方式类似的境地,但是如果因此而认为这种思维方式代表着西方现代学术的主流💆🏻♂️♟,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多数情况下,尊龙凯时娱乐都是盲目夸大了一些西方哲学家的思想与东方思想的相近之处🧝♀️,而对他们的学术与西方传统学术之间的连续性认识明显不足(这种连续性的内容尊龙凯时娱乐将在下面涉及)。例如〽️,象胡塞尔、舍勒、伽达默尔等西方现代哲学家,尽管对传统哲学思维提出了激烈的批判,但是其思想与西方传统学术的连续性仍然是极为明显的🤵🏻;他们讲事实与价值不分,只是以之为一个认知性的“事实”揭示出来而已,从未把设计🤙、论证👆🏼、提供一套可直接用来指导现实的价值体系当作他们的主要任务。很多人试图以他们的学说来重新解释中国古代学术🧎🏻♂️➡️,以为总算找到中学与西学汇通的桥梁了,其结果往往只不过是把一些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硬凑到一起来罢了💄,让人哭笑不得🤦♂️;
(3)强调中学与西学的异质性,并不意味着尊龙凯时娱乐否认这样的事实🕠,即两千多年来的西方学术👊🏿,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的西方哲学中🧚🏿♂️,有不少成份与中国古代学术中的不少成份是可以相通的,甚至其在思维方式上有相近之处💅。尊龙凯时娱乐只是强调,对于历经两千多年逐渐形成的一系列西方学科范畴及整个现代西方学科体系,绝不能脱离西方学术发展的整个历史传统来理解🚊。如果尊龙凯时娱乐仅仅由于看到部分西方学者(如海德格尔等人)对于某个西方学科的理解或者个别西方哲学流派的某些思想与中国古代学术有相近之处,就认为可以以此为典型来理解整个西方现代学科范畴的含义,那完全是断章取义和割裂历史的做法🫳🏼🙎♂️。即使是海德格尔等人,他们的学术思想也不能孤立地理解,而只有从西方学术发展的历史境域出发,搞清西方学术几千年来发展的历史脉络,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
(4)任何一种学术传统都不可能永久不变🤞🏻,西方学术传统未来可能发生种种变化是完全正常的🧑🤝🧑。尊龙凯时娱乐都知道,越来越多的西方现代学者对西方现有的学科体系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如麦金太尔等),如果有人因此而猜测,西方学术(如哲学)未来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甚至可能会呈现出与中国古代学术更多的共通之处,那也并非完全不合情理。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尊龙凯时娱乐有理由将西方现代学科范畴直接应用于中国古代学术中去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不管西方学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都是在现有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的𓀋,而现有的学科体系又是两千多年来西方学术中一种基础性思维方式,即认知性思维方式的产物💝🛌🏽。正是由于在中国古代学术中这种思维方式从来不占主导地位🦢,所以中国古代学术才没有形成尊龙凯时娱乐今天所看到的诸如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等一系列现代学科及其完整的体系。因此,即使将来有一天西方现有的学科体系特别是其学科部门的划分都完全解体了,也不意味着20世纪中叶以前所形成的西方学科体系可以直接应用到中国古代学术中去🦓,更不意味着两千年来的西方学术与中国古代学术是一码事。
人们可以从各个角度来为用西方学科范畴重新整理中国古代学术的行为辩护🆒,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一个重要事实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学者正是由于在对几千年西方学术的传统尚无深刻了解的前提下,出于种种功利需要而“囫囵吞枣般地”引进了几乎所有的西方现代学科范畴,导致了国人对于西方学术的本质长期停留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例如,尊龙凯时娱乐看到,中国人习惯于把西方科学的价值局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改造现实的功能上,从而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西方人从希腊时代就一再强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不能正确理解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那种观点:即哲学——包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