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结构的当代状态有自身传统的作用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如直系家庭尚占有一定比重。但在一些方面亦显现出追寻发达国家所走过路径的趋向,如青年男女晚婚、晚育,甚至婚后不育。当然👨🏻,就目前而言,中国同西方国家家庭结构类型还有很大不同♙。以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为例👩✈️🐕🦺,其一人户为25.8%,夫妇(Married couple households )及18岁以下子女组成的家庭占51.7%(其中有18岁以下子女的家庭占23.5%)📃,母亲单亲家庭为12.2%(其中有18岁以下子女的家庭占7.2%)🛹,父亲单亲家庭占412%(其中有18岁以下子女的家庭占2.1%)🦘,其他没有亲属关系者组成的家庭(Nonfamily households)占6.1%.在所有家庭中,三代及以上多代家庭(Multi2generational households )占3.7%🚚,未婚同居家庭(Unmarried part ner households)占5.2%①[U.S.Census Bureau🔙,Householdsand Families📎:2000👤🪴,Issued September 2001.见http://www.census.gov.].即使如此少的多代家庭也主要限于新移民集中、住房短缺和有高比例婚外生育的地区(如未婚母亲带着孩子与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可见多代家庭是一种很被动的选择。考虑到美国子女在18岁以后离家上学的比例较高,因而夫妇核心家庭至少应该在20%以上。曾毅等引用的数字为25.7%①[曾毅🎵📮、王正联🖐🏼:《中国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这意味着美国的单人户占四分之一🙌,夫妇核心家庭占四分之一🕺🏽🕵🏼♂️。其核心家庭总数为68.1%(1990年为70.2%)🦏。从这一比例上看,中国的核心家庭比重与美国基本一致🥛。当然核心家庭内部还有差异,中国的夫妇核心家庭明显比美国低👴🏿,美国的单亲家庭又大大高于中国。它表明中国夫妇与子女生活的比例高于美国🏣。两者的最重要区别体现在核心家庭之外的单人家庭和直系家庭之上。美国的直系家庭已经降到微不足道的程度🤵♂️,而其单人家庭已经成为单项家庭类别中与夫妇核心家庭旗鼓相当的家庭类型。可以说,目前中国直系家庭的相对高比例和单人家庭的相对低比例是发展中国家家庭结构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