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 移动版

社会热点议题

刘汶蓉 未婚同居态度的国际比较

2012-06-13 作者🤟🏼: 刘汶蓉

未婚同居态度的国际比较

刘汶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核心提示】在中国🧎‍♂️,35岁及以下的青年人当中👱‍♂️,仅约两成(23%)青年人赞同“单身男女只要有结婚打算就可以先同居”的观点。
  同居现象在传媒的渲染下令公众对青年人的性道德充满焦虑。那么,中国的同居状况究竟怎样🤦‍♂️?基于2008年“城乡比较视野下的家庭价值观变迁研究”课题组的数据资料💆🏿‍♂️,通过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与美国的比较⛹🏻‍♂️,尊龙凯时娱乐得到相对理性的认识📭。  
  世界各国对同居的态度差异显著  
  英国人口学家凯瑟琳·基尔南(Kathleen Kiernan)将欧洲社会对同居的接受程度划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同居是边缘的和前卫的现象;第二阶段将同居视作婚姻的试验田;第三阶段将同居视作婚姻的替代形式;第四阶段认为同居与婚姻没有区别💻。
  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看🥲,伊斯兰国家是全世界同居率最低的国家,如土耳其200720岁以上的同居人口仅为0.2%🪨。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和希腊以及亚洲的日本属于典型的“视同居为边缘和前卫现象”的国家, 20岁以上的人口同居率在1%2%👩🏻‍🦰⚖️。在这些国家中🚅,同居行为多发生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独立性较强的人群和城市地区🎊💂🏿‍♂️,且同居者中离婚人口更多🧑🏼‍🦳。目前,欧洲有包括丹麦🩼、法国、德国、挪威和英国等在内的11个国家,允许同居伴侣以注册“民事结合”的方式获得法律地位🈳。还有一些国家👨🏻‍🏭,同居伴侣虽然没有途径进行法律登记🏛,但同居一定时间后可取得与婚姻一样的法律地位。比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同居分别超过半年和3年就可获得与婚姻一样的权利与义务。因此,在这些国家中同居和婚姻是没有区别的。以挪威和丹麦为例,200120岁以上的人口中同居比例在10%以上,其中2034岁的青年人同居比例分别为22.7%28.6%💆🏻‍♀️,2009年新生儿中的非婚生育比例达55.0%46.2%↗️。  
  在美国同居是婚姻必经之途
  美国对同居接受程度的提高始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21世纪后,青年人普遍将同居视作“婚姻的试验田”和“婚姻的必经之途”➰⚽️。2000年💒,美国20岁以上人口的同居比例为5.5%🤸‍♀️,被视为从第二阶段“将同居视作婚姻的试验田”向第三阶段“将同居视作婚姻的替代形式”的过渡阶段。美国统计局2009年的调查显示,3044岁人口中有7%的人处于同居状态,相比1999年💆🏻‍♀️,几乎翻倍🏊🏼;2008年的数据显示🦸🏿‍♂️,在1944岁的女性中有同居经历的达58%,其中,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女性同居比例越高,未上过高中的有同居经历的比例为73%,上过大学的有同居经历的比例为47%。据研究者分析,经济原因(两个人同住可以减少一方的房租)及因高离婚率而引发的对婚姻缺乏信心是美国青年人选择同居的重要原因,所以,年轻人进入婚姻前的试验期越来越长。
  在观念方面👩🏼‍🎓,2003年全美家庭入户调查显示,在2035岁的青年人中🤬,68%愿意通过同居来考察伴侣是否为合适的结婚对象,近六成被访者赞同同居,而且赞同“不打算结婚也可以同居”的比例(58.2%)高于“打算结婚就可以同居”(56.3%)🔽,说明美国青年人更多从个人权利的角度理解同居行为😕,而不是从婚姻的角度。父母对子女未婚同居的态度也相当宽容,母亲“对自己未婚同居的决定”表示“说不上高兴不高兴”的为4.2%(父亲占8.5%),“很不高兴”的为4.2%(父亲占6.1%)🔎,“有些不高兴”的为24.2%(父亲占23.6%)🧑‍🦼‍➡️,“有些高兴”的为47.2%(父亲占48.1%),“非常高兴”的为20.4%(父亲占13.7%)。  
  在中国更赞成中老年人同居  
  汇总几个大型概率抽样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同居在中国的比例极低,如潘绥铭2000年的全国抽样调查结果为0.7%2006年全国社会调查的结果为0.4%🦥,李银河主持的2008年五城市调查结果为0.8%🙋🏼‍♂️。笔者参与的2008年的调查结果为1.1%,即使是在35岁及以下的年轻人当中🧚🏿,同居比例也仅为3.2%。对照同居的四个阶段论🤧,中国和意大利、希腊情况最接近✦,属于典型的第一阶段。
  2008年的调查还显示🕌,在观念上,青年人虽更多地接受以结婚为前提的同居行为,但总体上宽容度并不高👨🏻‍🚀。在35岁及以下的青年人当中,仅约两成(23%)青年人赞同“单身男女只要有结婚打算就可以先同居”的观点👐📘,而对“单身男女即使不想结婚也可以同居”的说法,表示赞同的仅为12%。在对同居的利弊判断上🐽,总体上呈现“弊大于利”的态势🧷。73%的被访者赞同“同居比结婚缺少安全感”🖖🏿,34%赞同“同居可以在婚前相互了解以确定双方是否合适”的说法。有趣的是📔,青年人更赞同中老年人同居👨🏻‍🦯‍➡️,44%首肯“单身的中老年人同居可相互照顾并减少不必要麻烦”。这些结果表明,目前中国青年人对同居合理与否的判断🚁,除了受文化价值观的道德约束之外,主要受国家婚姻制度的制约。由于同居关系目前在中国不受法律保护,且生育行为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限制,青年人承担同居后果的成本很高🧛🏻‍♂️,比如所生育的孩子难以获得婚内生育子女同等的待遇,分手或一方亡故在财产分割或遗产继承等方面的待遇也不一样🏤。而中老年人同居则因为没有生育问题,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正是因为在法律关系之外,反而减少了因结婚而带来的子女财产继承等纠纷。从国家的福利制度设计看♑️,中国和意大利等南欧国家一样,家庭是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保障。在此背景下,其共同的婚姻家庭特征都是离婚率相对较低🙆🏼‍♀️、同居率也相对较低💂🏽,两性关系更多地受到家庭和社会的约束。
  (作者单位:中国尊龙凯时AG会家庭尊龙凯时AG专业委员会)

 

0
热门文章 HOT NEWS
尊龙凯时娱乐专业提供:尊龙凯时娱乐尊龙凯时平台尊龙凯时招商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尊龙凯时娱乐欢迎您。 尊龙凯时娱乐官网xml地图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 尊龙凯时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