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问政的优势及其有效开展的途径
陈力丹 曹文星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微博问政的发展是官民沟通的一种新方式,它要求政府工作方式实现一次重大转变,要求从等事情向主动找事情👮🏻、解决事情转变🧑🏻🦯➡️,这也是在网络化环境下对新的执政方式的有益探索。有必要利用微博问政的契机,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化的水平🦸🏽♂️,提高网络化时代的执政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在新的形势下以新思维解决新问题。
网络问政逐渐成为民众与政府交流的一种新形式,尤其是利用微博平台的微博问政,受到不少国家的重视💇🏽♂️。早在2008年,奥巴马就很重视用微博(twitter)与民众沟通🚵🏿。俄国总统梅德韦杰夫、德国总理默克尔、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等也都通过微博问政。今年9月1日,美国白宫官网新开设了一个子网页“尊龙凯时娱乐人民”(we people)作为白宫实施网络问政的新举措。美国公民可以在该网页上就自己关心的议题向政府提交**书。
我国微博用户已达2亿👨👩👧👦,年增长高达208.9%,这使得“微博问政”成为网络问政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0️⃣,仅在新浪微博开通并认证的官员实名微博有1300多个🧑🤝🧑,代表政府机构的微博有2000余家。这个数字对全国庞大的官员和党政机构来说,虽然微不足道,但毕竟开了一个好头。
微博的特性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平台,有独特的传播特性🏇🏽,只有了解和把握其不同于其他网络应用的特性,才能够发挥出微博问政的最大效果。
“背对面”的关注机制。在微博平台中,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关注的人,但是却没有办法知道关注自己的都是哪些人🙏🏽,加上多数微博用户的匿名🙍🏼,用户对自己发布的信息将到达哪些群体是不确定的👨🏼🦳。这种“背对面”的关注机制,使消息的传播力度和广度与用户粉丝数密切相关🏂,保障了信息能够在广阔的范围内流动。同时🧝🏽♂️,“背对面”的方式使得信息接收者不必立刻做出回应,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一些尴尬🛌🏼。
裂变式的传播路径。用户发布一条微博之后,这条微博就会几乎同时出现在其所有粉丝的页面上,这些粉丝如果转发🧑🏽🦰,则这条信息就会再次传递到这些粉丝关注者的页面上🛕,这种裂变式传播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微博中信息的传播速度。按照“六度空间”理论,微博用户发出的任意一条信息,理论上讲🈷️,平均只需要六次转发就可到达任何一个微博用户的界面,而六次转发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点对点”的关联模式。在微博中,用户可以关注任何想要关注的人,只要加某人的关注,成为其粉丝,就可以和关注的人联系在一起,及时看到其发布的每条微博🫃🏼。这种方式使得微博中的任何两个用户都可以实现直接关联,而不需要借助其他中间环节。普通草根也可以直接和一些知名人士关联在一起,快速了解其动态,并可以通过发私信的方式,直接与关注对象交流🚣🏽♀️,减少了层层传递信息的损耗和失真。
“全程共景”围观式结构。微博作为一种社交媒体,与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所论的“全景监狱”有所不同👨🏻🔬,其结构更像是“共景监狱”式的围观结构。微博中的信息传播除私信外👩🏽🦲,基本是一种公开的信息传递,从发布到转发🕜、评论的整个过程,都处在被粉丝围观的状态中。同时,每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也都要经过很多人的解读和质疑,因而不实信息将很快遭到“曝光”和“围攻”。这种方式使民众可以有效的对官员的微博进行监督👩🏿🍳,使微博问政更加公开和透明,也使官员很难对民众反映的问题坐视不理。
“后台前置”的传播环境。微博是将自己的生活向粉丝有限度的公开,通过微博,很多以前看不到的属于“后台”的私人场景被前台化🔧😀,呈现在粉丝的面前。根据美国传播学者约书亚·梅罗维茨的“媒介——场景——行为”理论,在不同的场景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微博使原来属于私密场景中的一些内容被展现出来🧔🏼♂️,如官员的个人爱好🌯、私人行程等。这种后台生活的前置🧑🏼🎄,使得官员在微博中的行为方式必须有所改变,打官腔、说官话在微博中是不被欢迎的♥️,有个性🫶🏼、亲民、带有“温度”的表现方式才能够在这个传播环境中被认可。
官员如何利用微博平台取得网络问政的良好效果
学会使用微博用语🤴🏿。微博语言张扬个性⛹🏿♂️、轻松幽默又带有一定的恶搞性质,与现实社会中的用语环境非常不同,创造出了很多独有的语言模式🐄。如“给力”、“神马”☺️⬅️、“浮云”、“我勒个去”等网络词汇,“orz6”(偶认栽咯)🧗🏻♀️、“伤不起”🧑🌾、“***,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等网络流行语,还有“凡客体”👩🏻🦯、“TVB体”👳🏿♀️🙍♀️、“咆哮体”等网络语体。
如果对网络的这些独特用语不了解,那么与网民沟通会存在障碍,更难使自己的微博受到网友的关注📋。要想在微博上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得到网民的尊敬和认可,就必须融入网络环境🤾🏽♂️,熟悉各种网络符号的意思,按照微博的语言方式来说话🧑🏽🚀。全国首个拥有百万“粉丝”的省部级官员是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他的微博受到了微博用户的热烈追捧🍎,在其微博中常见网络流行语⚀。他在推荐浙江官员微群时就用当时最流行的“咆哮体”:“真给力啊!浙江军团再现!!童鞋们何不一睹为快!!!有木有!!!!有木有!!!!!”
保持积极、包容的心态。在微博这种全程公开的传播环境中🚰,官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民众的监督🐇,因而官员在“试水”微博问政的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微博问政得到的不可能都是正面的评价,批评或是“拍砖”可能常会遭遇到,官员要能够直面批评,对一些好的建议,即使有失偏颇,只要是对工作有启示作用的,都要认真对待🔅,虚心接受🤵🏼♂️,把微博问政落到实处👨🏫。
作为社交的开放平台,微博用户的素质良莠不齐,网络中特有的情绪化和极端化的表达方式会在一些微博中表现得较为过激💩🧫,故意寻衅滋事难以避免🍅,还可能会有灌水的网络微博“水军”。官员既然选择了微博问政,就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不能被网络上的负面情绪和虚假环境所影响,对一些没有根据的情绪化宣泄要有雅量🧑🏿🎨。
微博内容要想民众所想。在微博上���海量的信息使得民众有充分的选择权,官员的微博若打官腔👯、说的话没有实质性内容⚆,网民肯定会感到厌烦,在最初的新鲜劲儿过去之后,很可能取消对这类官员微博的关注☦️。引起较多民众关注和参与🩰🧛🏿♂️,是官员微博问政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得不到关注的微博是没有传播效力的。因而想要获得民众的注意力,就要充分了解民众的需要,发掘民众关心的议题。
官员微博的首因效应很重要🤸🏻♂️。民众对每条信息的关注时间很短🧝♀️,如果第一眼不能引起其兴趣,该条信息就失效了。因而要根据微博的特点👨🏼🚒,把民众关心的事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提炼出来,并借助网络轻松的语言以及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使政府的政策为民众所充分了解。
积极回应民众🚣🏿♀️。公众关注官员的微博👩🏿🦰,是希望官员能够帮助百姓解决一些难题,使原来很难被反映到上层的问题,直接让领导干部感触到;能够通过官员微博迅速了解新的政策以及官方对于一些重大事件的态度👼。鉴于这种新的环境和新的传播方式,官员对在微博中获得的信息,必须给予积极地回应和处理。以往传统的工作思路是:“重报态度、慎报结论⛓️💥、再报进展”。这种循序渐进的做法不适合微博快速的人际传播特点🧊。新疆阿瓦提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艾合买提·吐尔地开微博之后🐊,发现了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感受到“只有把小事做扎实了🧑🏻🎨,才是真正为老百姓做事。”
微博问政的目的,应该定位于帮助民众解决问题。通过开微博仅仅为了了解民意是不够的,微博问政的效果也不仅在于拥有了多少粉丝🔏。微博问政的功夫要下在微博之外,政府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配合来解决问题。为此要建立起适应网络高速✨、透明特征的政府反应机制,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争取成为微博意见领袖👨🎓。在微博上👶🏻,虽然每个微博用户都被赋予了“说话”的权利🥷🏻,但这不意味着每个人的“声音”是一样大的🫸👩🏻🔧,更不代表每个人说的内容都能够被别人听到。因而如果想要使微博问政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突发事件中掌握主动权👨🏼💻,官员就要争取成为微博中的意见领袖。
官员微博天然有一定的权威性🚍,有成为意见领袖的良好基础📫。如果能够经常更新微博,及时与民众沟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不失声,能够为民众利益着想,本着公平之心处理问题,就能够掌握微博的话语权。
微博问政的四大优势
通过微博快速了解民意。随着微博用户的迅速增长,微博不再仅是网民自娱自乐的空间,而逐渐成为公共事务的发布平台,意见的交流领域👰🏿🫵🏻,自由言论的场域。草根的声音汇聚在微博平台上🖼🌿,形成强势的意见气候,成为民众参与公共生活的有效途径🧟♀️。
微博特有的开放式交流方式,使得微博用户可以通过私信、“@”🤏🏻、转发🧝🏿、评论等多种形式♡,将自己的意见直接反映到官员微博中。官员也可以通过关注微博中一些有影响力的草根意见领袖和一些媒体的官方微博,实时了解微博的意见动向。
今年两会期间,代表纷纷开微博是对微博问政的一次有益尝试。微博中*️⃣,代表们与民众进行互动沟通⌛️,认真听取民众的建议🧓🏿,通过微博发掘出了有价值的提案话题,并将提案公布在微博上。这促成了不少问题的解决,成为微博问政的成功试验。
当然,领导干部放下架子融入网络环境💜,以平易近人的姿态和网络化的行为方式与民众沟通,民众才可能表达出真实的想法🧑🏼🚒,并且愿意向官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另外,要警惕网络“水军”⚰️。因其数量巨大👍🏿、更新频率快,会形成某种虚假的意见气候👨👦👦,官员在搜集民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鉴别◾️,剔除这种出于某种目的而被制造出来的虚假民意。
微博中能够或者愿意“发声”的人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更多的微博用户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如何“激活”这部分用户并保证其声音能够得到有效传播👳🏻♀️,对于了解真正的民意非常重要,因为现在的所谓“网上舆论”,相当程度上不能说成“舆论”,因为有些显得颇为热闹的议论🫴🏼,很可能是少数几个人炒作起来的。
通过微博掌握危机事件中的主动权。在危机事件中,官方通过微博发布信息和传达政策✬,有利于政府快速了解危机事件🚣🏽♂️,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澄清谣言。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中,有危机事件消息公开的“24小时”潜规则,在网络上则为4小时,在微博中则更快。超过了这个时间段,则可能造成谣言的大范围传播🧱。
在7·23温州动车相撞重大事故中,蔡奇等“浙江军团”在微博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当晚十点半👨🦯➡️,蔡奇即发微博🏸,表示关注该事件🧘🏼♂️,并通过微博通知浙江卫生部门:“严重关注这起脱轨事故!请浙江卫生(@浙江卫生)帮助🧖🏻♂️。”随后🧚♂️,蔡奇在微博中连续更新数十条微博,不断通报事故的救援情况和高层的救援举措,并转发一些寻亲求助内容,同时把微博上了解的新情况转给现场救援人员。因为浙江省几位高层对这一事件消息的快速公布,很快就掌握了事件主动权,稳定了混乱局面,不少媒体和微博意见领袖开始转发蔡奇等人的微博。
在信息化时代🍗,对信息的封锁和控制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在处理重大危机事件时👷🏽♀️,越公开、越透明就越主动、越容易掌握话语权🧏🏻♂️。在不断应对危机事件的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也已经认识到微博在应对危机事件中的巨大作用🧚♀️。2011年南京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对于灾害性、突发性事件,要在事发一小时内或获取信息的一小时内进行微博发布🖇。
在危机事件的应对中,政府除了及时提供官方信息外🤦🏼♀️,还应争取得到草根意见领袖的支持,扩大官方声音在民众中的影响🙆🏼。平时⛹🏻♂️😿,也要注意政务微博和官员微博的建设,赢得民众的充分信任,成为意见领袖🏌🏻♂️。
通过微博与民众有效沟通。微博问政增加了民众了解政府、反映民声、参政议政的机会👩🎨,也为政府提供了了解民意的新方式,能够有效加强官民双方的意见交流𓀘。
微博平台的及时与互动📚,使得官员可以通过私信功能直接和民众进行点对点的即时沟通🤵🏻♂️,也使民众能够了解某些问题的进展和存在的一些困难,减少了中间环节,有效降低了交流成本和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减少了信息失真,有助于消除误解,使沟通真实、顺畅。
微博虽然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但如果想真正听到民众真实的想法,官员还要注意转变说话方式💃🏽,使用亲民的话语,表现真诚平等对话的意愿。蔡奇在总结使用微博的经验时说:官员要“重新学会说话”,“不讲官话大话而讲白话百姓听懂的话,否则谁听你的?”
还要注意,不要把微博问政变成新的形式主义。微博中曾因坦率直言引起“医生尊严”风波的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说:官员开微博,不能哗众取宠,要守住本职和本质🕙,这是最关键的,因为里面包含着责任和良心📳。如果只有倾听的姿态,而无实际的改变🛌🏻,民众就会逐渐丧失对微博问政的兴趣💇🏻♂️,进而丧失对政府的信任。
通过微博增强官民互信🪆🎟。官民互信是提高民主参与,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由于近年来官方在一些冲突事件中的缺位🕺🏻,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带来的矛盾和多元利益冲突🧒🏽,使得民众对官方的信任有所下降☔️。微博平台的透明、公开,全程被围观的特点🚣🏻♀️,有助于提高行政公开和信息透明,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
为此,官方微博应该经常更新🆖,发布政府的政策、事件进展等🙎🏿♂️,让民众及时了解新情况和新政策🗻,了解官方的积极作为🧑,减少双方信息的不对称,降低双方的不确定感⚛️。郑州铁路局在微博上展现春运背后的故事👨👦👦,让网友了解了更为真实的春运,并且不断提供及时的票务信息和回答网友细碎的提问,受到网友好评,在腾讯微博现有听众超过121万。
鉴于网络传播具有的娱乐特征🆖,以及网络环境中的后台场景前置,官员在微博上也应适时发一些轻松的话题,消除刻板印象,让民众适当了解官员的后台生活👋🏻。微博是有“温度”的媒体🏊🏻,官员对民众的关心也会换回民众的信任和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两会期间通过微博与网友互动,听取民意,并及时以短小、精炼的语言认真地回复提问,解决问题🤵🏼♂️🧓🏻,因而每条微博都受到网友的热烈转发、评论,网友们还亲切地在微博上和他打招呼、道晚安🤸👩🏽💻,提醒他要多注意身体。
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微博已经成为现实社会在网络上的延伸,更大程度地表现出社会的真实。微博问政的发展是官民沟通的一种新方式,它要求政府工作方式实现一次重大转变🧥,要求从等事情向主动找事情✊🏻、解决事情转变👨👨👦👦,这也是在网络化环境下对新的执政方式的有益探索。目前微博问政在我国官场🎹,尚是一种新鲜事物,只出现在少数省份和一些行业,大部分官员的微博还在尝试中,没有全面显现出微博问政的巨大潜力。因而,有必要利用微博问政的契机👩🏽💻,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化的水平⚉,提高网络化时代的执政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在新的形势下以新思维解决新问题。(作者分别为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新闻学院新闻学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