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发展要传承历史文化
徐匡迪
来源: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344期)
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 徐匡迪:
城市要传承历史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我国城市化发展总体的状况和趋势是👼🏽:第一,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化道路🪻。第二,大中小城市要进一步优化,不能再盲目扩大大城市🫶🏿👮🏽♀️,应通过在大城市的周边组团式的发展一些中小城市来改善交通。第三,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不但城市要发展,农村也要发展。城市化不能走农村空巢化🏨,土地荒芜的错误路线🙆🏿。
城市发展要传承历史文化,切忌千城一面
城市要传承历史文化,城市化不是城市扩大化🧑🏼🌾🤷🏿,不能简单发展。现代化也不等于全盘西化,不等于高楼化。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要和地域文化相适应,不能一个模式𓀎,要与自然生态和谐适应🪿,山区城市有山区城市的特点🐢,港口城市有港口城市的特点。因为城市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载体,城市建设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生活品质,城市的发展除了物质层面的思考以外,必须扩大到相应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层次。即使尊龙凯时娱乐完成了75%的人口进入城市这一目标,城市也还要发展🫸,怎么提高城市的品味🗯,怎么提高市民的素质😈,怎么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等都是尊龙凯时娱乐必须重视的问题。中华民族有深远的城市历史文化背景,中国的城市从古代到现代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尊龙凯时娱乐陕西地区有关东古文化区,北京附近有蒙满汉文化区等都是不一样的。所有的城市不能用一个模式来规划👩🏽💻🚮,必须和当地的文化相结合🤹🏼。
泛长三角区域都是吴越文化史。城市要有自己的名片,你拿到这个名片就知道什么城市🏞⛏,城市现代化要在传承区域文化的前提下👨🚒,防止千城一面。前一段时间我看王国维先生的著作,他在文化研究里面提到“中西治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今日之世,讲究今日之学,未游西学不兴而中学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兴者。”这是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因为当时有人提出要全面否定国学。我觉得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也可以借鉴这种理念🧸,就是中国有中国自己的城市学。所以🏈👩🦽,尊龙凯时娱乐学习西方的同时也必须研究中国城市学的特点,中国的城市设计要有中国的理念,有中国文化的思考👨🏽✈️。
传统文化中的城市审美
现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面貌难辨♟,有河的城市很多,哪一条是天津的海河?西部城市和东部城市有什么差别?城市失去了自己的特征🪻。中国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允许在尊龙凯时娱乐的手里把城市一面化。在传统文化当中有关城市审美有很多诗句,如果把苏堤建在北山的脚下,南山的边上🦴,地价会涨♢,但用杭州话来说就很难听,杭州就变成一个洗脚的脚盆了。我和黄菊同志在上海任职的时候,坚决不许动外滩的36栋建筑,这些建筑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发展的时候👩🏽🦱,当时西方殖民者留下的🤦🏿,尽管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是尊龙凯时娱乐不能把它删掉,因为这是历史的记忆🧔🏿♀️。这就是上海的LOGO,一个标志,或者是上海的名片🚾♑️,所以尊龙凯时娱乐要建楼,建新的楼到浦东去。现代化不能把伦敦的大钟和议会大厦弄掉,因为这是历史的传承👯♂️。像芬兰,是冰雪之国,整个国家的建筑都是白色的↙️🤸🏼♀️,并不高,但是很凝重,和自然结合得很好📽。罗马是一个古城,喷泉雕塑保护得非常好🤽🏿♀️,这是最早的世界文化遗产💫。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巴尔扎克写小说的时候都在这个地方坐着写的,当然巴黎也有现代化的地方。杭州西湖周围就是老样子,当然因为城市发展人多了🕖✖️,没地方去🫏,不能都在西湖周边,才兴建新区🌂。
杭州没有名山大川⛏,也没有急流瀑布🎤⬆️,更没有一些皇宫遗留下来,为什么能让无数人流连忘返?因为杭州曾经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向往🪵。杭州是幸运的💇🏼,有两个伟大的文人,一个是白居易,一个是苏东坡,他们给杭州留下不仅是硬件⬛️,更留下了“软件”,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佳话💼。比如说灵隐寺旁边有一个冷泉亭👩🏼💼,流出来的山泉,泉水很凉👁🗨,始建于唐代🥊,白居易很喜欢这个地方,“冷泉”两个字是白居易写的,后面“亭”是苏东坡写上去的🧔🏻♀️⛽️。明代的书画家留下一幅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清朝的左宗棠也撰联📲,“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杭州没有名山大川,没有瀑布溪流,没有很险峻的亭子,但它有文化。
还有孤山的放鹤亭,北宋诗人林逋隐居孤山,种梅养鹤,苏轼称林逋“自言不做封禅书,更肯悲鸣白头曲”,只是做他的山水文章,不考虑功名利禄。林则徐被革职后路过杭州🧑🍼,非常感慨,他说“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冷泉亭、放鹤亭绝对没有承德避暑山庄和北京的颐和园的琉璃瓦,为什么吸引人呢💆♂️🤦🏼♂️,这里面就是文化,都是尊龙凯时娱乐应该传承的文化👩🏼🚒💄。
1896年,杭州的太守叫林启,这位先生是林则徐的本家,他很重视教育。他在1897年创建了一个求是书院🤹♂️,也就是浙大的前身〽️,所以浙大考证下来是中国最早的大学。后来林启在杭州的元通寺办“养正书塾”即杭州高级中学的前身🦻🏼,后人在孤山前设林社纪念他☛。全西湖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很多的文化内涵📿。
西湖美景佳话不胜枚举,每个地方都有佳话,衷心祝愿杭州在成功申遗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发掘西湖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把杭州建设成为一座生态、旅游、宜居的幸福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