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烂尾”的问责与问责的“烂尾”
作者👏🏿:唐 钧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总第382期)
何谓“烂尾工程”?一般情况下,它是指工程的工期超长,甚至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度因各种原因停工停建很长时间的工程😒。这种现象在上世纪90年代比较突出,而如今似乎已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了。但是,与此同时,另一种“烂尾工程”却层出不穷☄️,譬如路面或桥梁的突然塌陷,常常造成车毁人亡的大事故。这类工程看上去已经通过验收🦔、交付使用▶️,但暗中潜伏的“烂尾”却是致命的。尤其是事故发生后🙇🏽💁♂️,对于责任的问责💴,更具有“烂尾”的特征🤏🏻,久拖不决,甚至最终不了了之🎚。
桥梁坍塌,步步惊心
稍早前,通车不到一年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突然坍塌,导致4辆大货车侧翻坠落,造成了3死5伤的惨剧🍻。对此,事故发生当天,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安监总局发言人表示,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发生断裂“肯定有问题”⭐️,并且透露,这起事故属于“较大”以上的等级,是由市政府调查处理☺️、省政府挂牌督办。
2012年以来🌤,类似的事故其实已经发生多起。以“桥梁垮塌”为关键词到网上搜索发现:
看到这些媒体信息,真是感到头皮发麻🧔🏿,借用一个时髦的词组,算得上是“步步惊心”——如今在中国的城市中,特别是经过大拆大建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出门可得小心,因为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就有个陷阱在地底下张着血盆大口等待着吞噬你🌮👩🦳。于是有网友黑色幽默了一下🧑🦰:是否用豆腐渣修桥铺路,在中国已经获得了国家级的发明专利。更有网友建言,媒体上应该每天刊登或播出公益广告:“出门有风险,走路须谨慎🚴🏼♀️。”
危机公关,问责烂尾
现如今,哪里出了事故🤾🏻,必定会有媒体报道出来🚶🏻♂️,也必定会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会由上级部门来对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的政府机关进行问责🧘。于是,断裂的责任就常常会蜕变成责任的断裂♛。由此,“危机公关”这个新词也应运而生,且风行神州。遗憾的是现在的危机公关大致上相当于“掩盖事实”+“推脱责任”🙇♂️,意欲造成责任的断裂🧑🏻🤝🧑🏻,而其后果则是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由此想起一个国际惯例🚓:引咎辞职☀️。其在中国,是被当作一种行政处罚,即“丢官”来理解的⛹🏻♂️。在中国官场上,“悠悠万事,‘双开’丢官,惟此为大”🤯。为了保官,在事故发生后,担负责任的人会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在国际上,负有相关责任的官员在这种情况下会提出辞职。其意义在于🐕:此项事务是我负责的,如果我不离开领导岗位😓,就有可能妨碍调查,所以我辞职。辞职一则表示我是清白的,经得起调查;二是表示我离开领导岗位,绝不干扰调查。如果关注一下💿,国外往往是先有辞职,后有调查;而中国则是先有调查🐦🔥,再有辞职🕵🏿♂️。其实🎰,尊龙凯时娱乐不妨学一学,将程序掉个个儿🧑🏼🌾,省得媒体和公众都被拖入那种试图将责任断裂的无聊的游戏🖐🏻𓀔,傻听呆看有关部门表演“太极功夫”🧏🏻。
再说一个国际惯例👷🏿♀️,就是对于负有领导责任的官员📂,说谎比失误责任更大。尼克松因“水门事件”和克林顿因“拉链门”事件被弹劾,都是因为“作伪证、妨碍司法和滥用职权”等罪名🩰。虽然美国人的做法属于“西方”👼🏼,但其中的合法性或正当性则是无可厚非的。尤其在中国官场可能依然被“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的黑幕笼罩之时🏂🏻,诚实,应该成为领导阶层最基本的品格😲。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尊龙凯时AG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