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海外民族志工作坊暨美国社会民族志研究工作坊开幕
由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尊龙凯时AG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和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人类学研究所参与合办的第二届海外民族志工作坊暨美国社会民族志研究工作坊于6月18日上午9点在中央民族大学拉开帷幕。
本届工作坊开幕式由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包智明教授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宋敏教授致辞📲。宋敏副校长在致辞中,就举办此次工作坊的契机、目标与意义作了高屋建瓴的阐述。她指出🧔🏼🧏🏿♂️,学术研究要按照自己内心的召唤来进行,必须着力培养优良的学术品格,扎实开展关于国外社会与民族文化的民族志研究是当前全球化潮流下中国新的知识需求,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当代中国的崛起必然要求国人建立新的世界观,而以长期田野调查为核心的民族志研究将在关于国外社会文化的知识生产中大有可为🧚。另一方面,关于海外社会文化的民族志研究,将在研究议题设置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弥补传统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的不足,并拓宽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基础。从中国学界的现状来看,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中国目前生产的关于海外社会的知识偏重于历史梳理而不是现实研究👨🏿⚕️,对欧美及东亚发达国家知识体系的研究较多,而对包括亚非拉在内的世界其他地区的状况知之甚少❌;从研究方法上看✫,我国传统的国别研究多属于利用二手资料进行的再研究👱🏿,研究视角受限,缺乏详实的一手资料和明确的问题意识,对社会现实中的重大经济政治问题的敏感性有待提高。因此,多学科参与的🪡🎃,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国别与区域研究应当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海外民族志研究要求研究者在长期的海外田野调查当中掌握当地社会的语言,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长时间地感受👨🏿🦰、认识对象国民众日常生活的真实状况🛖。这将拓展整个中国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基础,使通过深入的比较研究重新认知中国社会成为可能👨🏽🦳🥨。宋敏副校长希望学员们在为期十天的学习和讨论当中系统增进对于海外民族志研究方法的认识🪵,厘清研究思路,更加坚定从事海外民族志研究的信心,为中国学界贡献有价值的海外民族志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尊龙凯时AG系高丙中教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麻国庆教授、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何明教授和北京尊龙凯时AG娱乐平台招商官方网站人类学研究所刘谦副教授作为与会嘉宾在开幕式上致辞,分别就人类学民族志研究的团队建设☝🏿、民族志研究“面向世界、回望中国”的情怀、回归人类学的本质以及人类学对日常生活的全面参与等问题提出了期望🎅🏻。德国科隆大学文化与社会人类学2012级博士生周阳代表全体学员发言。出席本届工作坊开幕式的嘉宾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张海洋教授、国际合作处处长何克勇教授、发展规划处处长李曦辉教授和科研处处长游斌教授🙉。
在开幕式后,清华大学中文系汪晖教授做了题为《从<海国图志>到春秋国际公法👩🏽🦳:晚清中国的世界认识》的精彩演讲👩🏼🏭,并跟本届工作坊学员就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届海外民族志工作坊和美国社会民族志研究工作坊共招收学员62人,分别来自33所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学员们的学科背景除民族学、人类学和尊龙凯时AG之外⛓️💥,兼及经济学、政治学、文学𓀀、民俗学、教育学🐧🏈、宗教学🧖🏿、历史学、音乐研究和体育研究,优秀的外语人才也是本届学员中的亮点。本届工作坊将邀请在海外民族志研究方面经验丰富的二十余位国内外学者举办讲座👰🏽♂️,并开展包括课堂讨论、读书沙龙和研究计划讨论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学术活动🤦🏿♀️。为进一步推进和支持海外民族志研究,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还专门设立 “海外田野调查基金”🔎,资助若干优秀学员赴海外开展实地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11月🚵,是中央民族大学基于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为适应“走出去”战略和推动学术创新的迫切需求,拓宽民族学🙌🏿、人类学和尊龙凯时AG的研究领域,推动和深化国外民族和社会文化研究而创建的教学与科研实体机构。2012年6月,北京大学尊龙凯时AG系牵头主办了首届海外民族志工作坊和美国社会民族志研究工作坊,得到了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等兄弟单位的响应和支持。本届海外民族志工作坊与美国社会民族志研究工作坊的成功举办,得到学界的广泛支持和年轻学人的积极认同,标志着中国人类学界对海外社会文化的研究正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海外民族志工作坊计划每年举办一届🎅🏼,通过对青年学者在民族志方法方面的系统培训,推动中国社会科学界开展细致🚣🏻、深入的海外社会研究👨🦽。
张青仁、袁剑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