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201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实施办法(试行)》(教社科[2006] 4号)的有关规定👮🏼,现将201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以下简称“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和资助额度
设立后期资助项目👨🏽⚕️,旨在加强基础研究🥌,鼓励高校教师厚积薄发,潜心治学,勇于理论创新🚣,推出精品力作。2014年度后期资助项目分为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1)重大项目是指对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可望取得重大学术价值的标志性成果🤷🏽♀️,每项资助额度为20万元🧖;(2)一般项目是指具有显著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每项资助额度为10万元🧁。
二、资助范围和申报条件
1.资助范围🦙:
(1)对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基础性研究👨🏿🦱、具有原创性的理论研究✌🏿;
(2)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文献研究、译著和工具书🖌,不含论文及论文集、教材、研究报告✯、软件等;
(3)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以非纸质方式呈现的研究成果。
2.申报对象和条件🕐:
(1)后期资助项目的申请者必须是普通高等学校的在编教师🗽,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独立开展及组织科研工作能力,且作为项目实际主持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每个申请者只能申报一个项目🌵。
(2)后期资助项目中的重大项目申请者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一般项目申请者须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者需同时具有博士学位)。
(3)申报项目已完成研究任务70%以上,申报时须提供已完成的书稿(或非纸质成果)👨🦼➡️。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后期资助项目: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含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一般项目)的负责人;
(2)申报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其他类别项目负责人;
(3)得到过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基金项目研究经费资助或任何出版资助的成果;
(4)与出版社签订过出版合同成果;
(5)申报成果为近5年(2009年1月1日以后)答辩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
(6)申报成果为已出版著作的修订本🧑🦽➡️,或与已出版著作重复10%以上;
(7)申报成果存在知识产权纠纷👨🏻🎤。
4.自2015年起👩🏽🦰🌟,连续2年(本次指2013⚔️🔸、2014年)申请后期资助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暂停1年申请后期资助项目资格。
三👩🎨、申报办法和申报要求
地方高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申报单位🧖🏼♀️👩👩👧👧,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学校为申报单位🤸🏻♂️,其他有关部门(单位)所属高校以教育司(局)为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集中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具体申报办法和程序如下♎️:
1.本次项目实行限额申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每单位推荐项数不超过6项🚝🥉;教育部直属高校每单位推荐项数不超过4项;其他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每单位推荐项数2-4项。各申报单位应对本单位所申报的项目进行资格审查,组织专家进行初审,并按申报程序上报。
2. 本次项目采取网上申报方式。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www.sinoss.net)(以下简称社科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项目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以该系统为准🏊🏿👨🏽⚖️。
2013年已开通账号的申报单位,以原有账号、密码登录系统🤸🏽♀️,并及时核对单位信息;未开通账号的申报单位✈️,请登录申报系统,登记单位信息◽️、设定登录密码🥈,打印“开通账号申请表”并加盖管理部门公章,传真至010-58803011。待审核通过后,即可登录申报系统进行操作。
有关项目申报系统的技术问题请咨询社科网。联系电话🍼🕺🏼:010-62510667,手机🤵🏼:15313766307、15313766308🕺🧯,电子信箱:xmsb2014@sinoss.net👱🏿♀️。
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项目申请书》)启用2014年新版本🧙🏻📺,以前版本无效。申请者可登录社科网下载《项目申请书》,按填表要求用计算机填写、打印《项目申请书》,并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给学校科研管理部门。
4. 1月10日开始受理项目网上申报🌳。各申报单位登录申报系统,在线填写项目申报基本信息,同时上传审核后的《项目申请书》电子文档🏌🏼。
5. 网络申报截止日期为3月1日😞。各申报单位需在此之前登录申报系统审核汇总申报材料,在线打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申请一览表》(以下简称《申请一览表》)1份并加盖公章,连同各申报项目的纸质《项目申请书》一式6份(含1份原件)🤔🎅🏻、所申报的课题已完成研究工作的书稿或非纸质(指不能用纸质呈现的)成果5套,于3月15日前统一送达或邮寄至:高校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座11层,邮编:100029👪。
联系人:何琬冰⛹🏼♀️;联系电话:010-58581198。
6. 各申报单位网上提交的《项目申请书》和签字盖章的纸质件数量与内容要确保一致👩🏽🦲,否则不予受理。各单位邮寄的纸质《项目申请书》要按照《申报一览表》顺序排序⛸,以便核对。所有纸质材料都应使用A4纸双面印制🚣🏻♀️。
7. 各申报单位应严格把关,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真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如违规申报🕵🏽♀️,将予以通报批评👰🏼♂️。
四🙌🏼、出版要求
后期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𓀘,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统一出版🤷🏽♀️。对最终成果形式👨🏻🦰⏫、版式和出版单位等有特殊要求者,通过鉴定并经社科司批准后,可由项目责任人自行联系出版,但须在显著位置独家标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字样。
教育部社科司联系人:黄华伟;联系电话:010-66096629。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